10月20日至23日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,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为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蓝图。
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,第一时间学习全会公报,引发热烈反响。广大师生纷纷表示,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,锚定航向、接续奋斗,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。
党委常委、学校办公室主任 王德勇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“十四五”收官、“十五五”启幕的关键节点召开,为新时期发展擘画宏伟蓝图,其中统筹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建设的部署,更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。作为学校运转的中枢枢纽,办公室将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,把握核心要义、指导实践,立足“统筹协调、参谋助手、督察督办、服务保障”职能,提升管理效能,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,以高标准优化内部治理结构、完善依法治校体系、强化督查落实效能,以高质量管理服务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教育强国、教育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纪委副书记、监察专员办公室综合室主任 裴金华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建议》,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,是乘势而上、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、总部署。作为高校纪检干部,我深受鼓舞且深感责任重大。我将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,坚守政治监督定位,紧扣“十五五”发展目标,围绕科技自立自强、人才培养等部署,加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、服务国家战略的监督,盯重点领域深化风腐同查,精准运用“四种形态”,推动干部廉洁用权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,助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,为学校实现“十五五”蓝图贡献力量。
工会常务副主席、离退休服务处处长 李晓莉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。回顾“十四五”时期,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首个五年,在全国上下共同奋斗下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、突破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。如今“十五五”新征程即将开启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,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。我们坚信,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必将推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,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崭新局面。我将立足工作岗位,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,为服务学校发展、凝聚职工力量贡献力量。
发展规划处处长 余敏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准把握“十五五”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,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,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。这不仅为国家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,更为我们规划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“十五五”时期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期,全校将广泛凝聚共识、统一思想,以“十五五”规划为引领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锐意改革创新,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,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、作出更大贡献。
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、人事处处长 邓严林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,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,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。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,让我深刻认识到“中国之治”的优越性,更加坚定了制度自信,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这些优势。全会同时擘画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蓝图,明确目标任务与实践要求,作为党员干部,我将把全会精神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,强化制度意识、维护制度权威,提升履职能力,严格按制度开展工作,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力量。
科技处处长 田学军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“十五五”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,为高校科技事业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。作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,我深感责任重大。围绕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”这一核心目标,我们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,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,全面重塑学校的科研组织范式与管理机制,着力构建更加高效、开放、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,强化有组织科研,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,布局重点领域,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;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健全与企业、科研院所的协同攻关机制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精准对接,让高校科研成果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,为服务国家战略、助推“十五五”规划落地贡献高校科技力量。
后勤管理与服务处处长 王睿:10月20日至23日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,会议审议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,为国家未来五年发展擘画蓝图。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者,深感会议意义重大。后勤处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,筑牢安全防线,强化底线思维,深化服务理念优化保障,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,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,以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,秉持“热情、周到、细致、高效”作风,着力打造“有温度”的团队,努力建设“品质后勤、智慧后勤、清廉后勤”,为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艺术学院院长、艺术团团长 李芳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“十五五”时期发展擘画蓝图,也为新时代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锚定了航向、明晰了路径。深入学习全会精神,我既为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步伐倍感振奋,也对身兼院长与团长的双重职责、肩负的艺术育人使命有了更深认知。艺术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,更是展现中国精神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。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,带领全院师生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,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育人实践,着力培养有理想、有担当、有艺术素养的新时代艺术人才,推动学院建成文化传承创新高地,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。
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段联合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“十五五”时期发展擘画宏伟蓝图,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置于重要位置,令人鼓舞。作为学院负责人,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关键阶段,我对全会精神体悟更深。当前学院紧扣评估“五个度”要求,梳理教学短板,在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衔接、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,正是对全会“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配性”要求的回应。接下来,学院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,把评估整改与“十五五”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结合,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,优化专业结构,完善“产学研用”机制,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,让审核评估成为践行全会精神、培养高素质经管人才的有力抓手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付华军: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,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方向。作为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,我深感责任重大,将以全会精神为遵循,提高政治站位,把全会要求深度融入国际化办学各环节,锚定“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时代新人”的核心目标;聚焦高质量发展,紧扣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,创新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,优化国际合作平台,构建适配全球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,持续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;坚守立德树人初心,深化“以生为本”理念,精准解决国际学生与涉外项目学生的实际难题,营造多元和谐的育人环境,扎实推进学院工作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。
食品与生物学院党委副书记 周芸:在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,我深刻认识到学院“培养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”耕读教育实践,与全会“厚植民生根基、推进乡村振兴”要求高度契合,这为我们进一步明确育人方向、优化工作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学院将聚焦“课程、实践、文化”三个维度精准发力,通过课程融入农耕文化、编写耕读教材,潜移默化厚植学生“三农”情怀,依托农企基地组织实践实训,举办“耕读讲堂”营造氛围,持续深化“三引三融”育人模式,通过耕读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,引导更多毕业生主动扎根基层、投身乡村振兴,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学院力量。
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 罗玉林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,审议通过的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,绘就国家发展宏伟画卷,让身为高校辅导员的我心潮澎湃、备受鼓舞!教育是国之大计,建设教育强国的“六力”要求,既是沉甸甸的责任,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。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做学生成长的暖心人、引路人,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,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特点,用启发式交流、沉浸式体验激活思政教育活力推动“思政小课堂”融入社会实践,点燃学生奋斗激情,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智能制造学院学生 周涛: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让我深受鼓舞、倍感振奋。生逢盛世,何其有幸,定当有为。作为青年大学生,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,将强国志爱国情化为报国行,磨砺意志品格,弘扬工匠精神,学习专业知识,锤炼专业技能,努力成为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,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,让青春在奋斗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 许奥博: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我深刻感受到国家擘画“十五五”蓝图的宏伟气魄与为民情怀,全会部署的高质量发展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等任务,让我对未来满怀信心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,我们既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,更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。全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、人才强国战略,为我们创造了绝佳成长机遇。我会珍惜大学时光,深耕文学与传媒专业,夯实知识、提升传播能力,同时心系国家大局,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,用专业所长讲好中国故事,为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贡献力量。(审稿人:钟绍辉)